最近,一位神學生表示因疫情引發之人際隔閡而感到失落,更慚愧地說:「為何信了耶穌仍有煩惱?為何有耶穌也不足夠?」這令我想起一位神學院老師,當我跟她討論如何面對身、心、靈軟弱時,這位關心學生的老師原來擔心,若建議學生接納自己的軟弱,豈非鼓勵他們放縱自我!她認為必須訓誡學生改過。
以上提問雖出於不同人、懷著不同關注,但也有其共通之處。兩位皆為受過神學訓練、委身信仰的教會領袖,他們較為進深的神學知識叫他們比平信徒更難接納自己或他人的軟弱。他們面對軟弱的方式,大致是譴責而後改過。若不行,便繼續自責、甚至不惜討厭自己來逼自己改過。在此澄清我並非否定有錯要改的道理,但人生是複雜的,總會遇上知錯想改而改不得之時。在此,我提出一個實踐神學解讀。
教會領袖難以接納自身或他人的軟弱,可能跟他們如何看待信念 (belief) 和實踐 (practice) 有關。上述兩位領袖大致以為「只要信得足、便行得出」,於是,每當所信和所行出現落差,便懷疑自己是否信得不足,甚至質疑自己的牧職身份。
實踐神學不是否定知而後行的理想,而是指出這不是信念 (belief) 和實踐 (practice) 關係的一切。美國 Louisville Seminary 教義神學教授 Amy Pauw 在一篇收錄在 𝘗𝘳𝘢𝘤𝘵𝘪𝘤𝘪𝘯𝘨 𝘛𝘩𝘦𝘰𝘭𝘰𝘨𝘺 的專文 "Attending to the Gaps between Beliefs and Practices" 中,勸告信徒小心一種踐行信仰的英雄主義 (heroism),以為可鍛鍊自己成為屬靈偉人,順暢無阻地行其所信。Pauw 邀請我們多留意信徒日常信仰掙扎,並指「知、卻行不出」比信仰英雄更能呈現基督教信仰特色,知識、情感、行動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顯示個人渴望和意向(情感)在貫通所知所行的重要角色,信仰掙扎亦能顯示信仰群體對個人信仰生活的重要性。
宗教信念 (belief) 和實踐 (practice) 之關係不是單向直線,而是交互塑造──實踐亦會形塑一個人的信念。Pauw 用舊約聖經的約拿為例,說明信念 (belief) 和實踐 (practice) 之間的落差和交互關係,指出約拿不聽命是出於他的信。約拿正確地深信耶和華對人無差別的憐憫,因而出走不順從神。他又正確地深信耶和華的絕對主權,因而在神面前求死。Pauw用這例子指出信念、即使是對神正確的認知,也會引發人不順從神。這現象道出持續神學省思和信仰群體對信徒信仰生命的重要性。
不論是神學教育抑或堂會教導,其目標是幫助信徒探討、理解和轉化信仰掙扎,而不是討厭和消滅它。當代實踐神學是一門為信徒提供這方面學術支援的神學學科,歡迎大家參與亞洲實踐神學學會,齊來踏實地探討信念 (belief) 和實踐 (practice) 之間有血有肉的關係。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