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整個世界都沉醉於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利益時,一場疫症突然來到,打擊著全球化引以自豪的經濟模式──正正因為全球化,令這場疫症全世界無一倖免。疫情最初應該可以受到控制,但人只看重經濟的效益而無顧生命的價值,以致疫症一發不可收拾。
疫情的爆發令到整個大地停止運作,帶來沉重的經濟破壞,但同時又引發大家去重新思考生命及社會的價值。針對這些問題,很多人開始思考另類的經濟模式,例如社會經濟 (social economy) 或是團結經濟 (solidarity economy) 等等,而基督教也經常提議一個商業模式:「使命營商/營商宣教」 (Business As Mission)。對於一些教會人士來説,使命營商是一種宣教工具,其目的是利用商業平台,在一些所謂創啟地區能夠有傳福音的機會。這種思想其實相當狹窄,也缺乏一種整全福音的概念。其實福音本身有其整全性,只是我們狹窄的思想把福音的整全性扭曲了。筆者強調使命營商是一種另類的商業投資,目的是要帶出一個整全使命,去修復已被破壞的大地及人的價值觀,最終達至一種靈性的轉化。
以上提到,使命營商最終目的是透過商業行為達至一種靈性轉化。在轉化過程中,靈性資本 (spiritual capital) 是其中重要的元素,而使命營商的靈性資本便是透過服事(service) 去建立。希伯來文Avodah עֲבֹדָה (a.vo.dah) 可以解釋為:服事 (service)、工作 (work) 及敬拜 (worship)。這三個詞語在聖經中交替出現,作為動詞出現262次,而作為名詞也有125處(例如:出8:1;書24:14的侍奉上主 (service /worship);出5:18; 34:21 所提到的工作 (work) 等等)。比較有趣的是,Avodah 也描述到一種勞役的狀況,有如主人及奴隸的關係,例如出21:6所提到的奴僕,王上12:4 所提到的苦工等等。因此,使命營商就是一套整全的敬拜:縱然在商業競爭的環境中,工作及服事的使命使我們感到被勞役,但我們仍然視為對上主的敬拜及侍奉。這種整全性就成為營商的靈性資本,從而令人得以轉化。故此,使命營商作為對上主的侍奉,在追求經濟利益之外,同時以道德、公義、公平及社會關懷的商業行為去見證上主,帶出福音的整全果效,令人有生命的轉化。
在實踐方面,使命營商與一般的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創效投資 (impact investing),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 / solidarity economy) 等等有著密切關係。使命營商是一個整全的概念,而社企或其他的創效投資則是針對某一個社會或政治議題而作出回應,例如貧窮、公平貿易、公義、環境保護等等。因此使命營商必然包括各種社會企業及創效投資。
願上主止息這場疫情,醫治受感染的人,並讓人重新思考在往後的經濟發展中,如何展現整全的社會價值。願香港教會,更加能夠在社會中實踐信仰。
Comentarios